和你一起学作文-语言:“永远变化无穷”(7)
五、要尽量减少语言运用中的各种弊病
当然,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是最多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多年前的一天,某大报就一篇重要社论的一处文字错误发表《重要更正》说 :“……最后一段文中‘这就再次证明,有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政府的领导’,应为‘这就再次证明,有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对照这两段文字,后者当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之间,用的是一个连词“及”,即相当于“和”;而前者则多了一个“其”字,这个“其”在句子中作为代词表示“领属关系”,结果意思就变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他的”人民政府——这种说法显然很不妥当,所以必须更正。
也是十几年前,有一份文件上写道:“坚决严惩那些对积极推行改革的厂长、经理、企业家和执法人员行凶报复的犯罪分子,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很明显,“确保”后面的“他们”这个代词,指代的本该是那些“厂长、经理、企业家和执法人员”。但是,如果按照这个句子的结构来看,那意思其实已经变成“确保犯罪分子的人身安全”。因为从语法上来讲,“他们”这个代词所应该指代的“先行词”,分明就是它前面的“犯罪分子”了。
在我们的语言运用中,一知半解、不求甚解的问题确实广泛存在。什么“其用心真是非常良苦”呀,什么“生命处在垂危之中”呀,什么“火灾损失屈居第二”呀,什么“小汽车滑入江中未遂”呀……诸如此类,令人喷饭。如果你注意一下近年来报刊(包括广播电视)上出现的“差强人意”这个成语,我敢担保,绝大多数都是用错的,因为使用者大都把它理解为“不好”、“差劲”、“不能令人满意”。比如,有作者批评卫慧道:“卫慧的语言功力差强人意,把她捧得这样高,几乎要玷污了复旦大学的名声。”而实际上,“差强人意“本该解释为“大致还可以”、“还能使人满意”。这位作者这样使用这个成语,正所谓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要学好语言,仅靠“跟着感觉走”是远远不够的。而麻烦在于: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感觉、感性、感情以及形象思维,即使仅凭主观印象,也能对别人的作品做出文学或美学上的评价,所以它理性上的难度往往被模糊化。许多同学总觉得语文并不难学,甚至用不着下苦功学,结果他们就总是停留在语文学习的浅层次上,一知半解,不求甚解,而自我感觉还不错。
所以,我想在此呼吁:学习语言很需要细致入微的分析,很需要探寻规律的理性思维,很需要加强古代汉语和语法修辞的教学。这看起来似乎有较大的难度,但是,在我们克服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以后,迎来的就是语言运用的自觉和自由。
语言运用中还有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滥用所谓“名言佳句”。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增华阁”比赛的作文,题目是“生命与死亡”。作者先对题目的内涵作了些一般的阐释,接着就引用了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示自己也很向往那种“田园生活”,而对现在艰苦的学习生活则表示了反感。其实,陶渊明厌恶的“樊笼”是“官场”,与作者的想法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我们姑且不去管它吧。看起来,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要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然而紧接着,他又引用了孟子的名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强调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舍生而取义”。这一段文字,忽如巨石从天外飞来,一下子砸断了上文的话头,令人莫名其妙。
下文呢,却又谈起了雷锋。与上文似乎有联系的是,他赞扬了“雷锋的死亡是有价值的”。这,又一次使我们大惑不解了:雷锋恰恰是死于令人痛心的意外事故,与“舍生取义”根本沾不上边。这文章,怎么就不讲逻辑思维呢?
谁知还有使我们更为惊讶的,作者又引用了老子的话:“惟不争,天下莫能与争”,并且说:“老子的话也许是生命的真谛”。呜呼,陶渊明、孟子、雷锋、老子,诸多的名人名言,在作者的脑子里,已经被“生与死”的问题搅成了一团糨糊,他显然已经在太多的名言警句中迷路了。然而,作者的“旁征博引”依然兴犹未尽,下面又引用了晏殊、柳永、辛弃疾等人的名言。他没有自己的行文方向,没有自己的思维定势,这样的文章恐怕难免“不知所云”的评价了。
恕我直言,这种以“引用”显示才华,以“引用”掩盖自我的文风,现在依然拥有广泛的市场,青少年在学习写作时很容易受到影响。往远里说,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典籍丰富,可以引用的东西实在太多;往近里说,在那几乎人人都要写大批判文章的年代,许多人不就是靠大量引用完成任务的吗?再往近里说,在近些年的高考中,由于散文式语言华美的文章颇受青睐,有的同学就以为,多引用一些名言佳句可以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其实,缺了真善美的内涵,再漂亮的化装也不可能焕发出靓丽的神采;没有“自信”的主心骨,再多的名言佳句也不能使你的文章具有自己的特色。适量的引语,作为一种具体的写作方法,当然是可以采用的,但这些引语必须“为我所用”,不可喧宾夺主,更不能反过来,被引语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