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学作文-方法:内容与巧思相结合
天下文章洋洋大观,无非写这六个字:曰事,曰人,曰情,曰理,曰景,曰物。这六方面的内容融汇激荡,经妙笔生花,即能写尽这大千世界,抒发那万种情怀。至于那妙笔生花的手段,则又是文无定法,变化万千,巧拙之分,全看运用。
但在许多同学的心里,往往总在期望着能学到具体的写作方法,到写作时拿来一用就灵,把好文章像套公式那样“套”出来。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不错,写文章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方法,但之所以要加上“基本”二字,就是因为它们只能对写作起一个原则上的指导作用。在由某一个人来写某一篇文章的时候,规律怎样发挥作用,方法怎样具体落实,第一要取决于你所写的内容,第二要取决于你所作的思考。你的写作方法,只能从你的主观思考与客观内容的矛盾运动中孕育出来,或好或坏,或巧或拙,都决定于你的写作实践,旁人是没法代你设计好的。
在1998年“增华阁”作文大赛中,初中组有一道赛题“谁是最可爱的人”。同学们一见这个赛题,当然马上就会想到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那可是众所周知的名篇。于是许多人就开始模仿,从文章的结构到风格,甚至连语言的许多句式都一一仿照。但问题在于,你写的内容不可能与他一样呀!你总不能也去写那些志愿军战士吧!既然你写的内容与他不同,而且你又不是魏巍,你怎么能在表现形式上完全照搬他那一套呢?举例说,有位同学赞颂的是他所了解的一些石油工人在一次事故中的表现,他甚至直接搬用了魏巍文中那八个形容词:“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美丽、宽广”,但从他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看,有些形容词却找不到落实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次事故本来就是一次责任事故,是由于一位工人的“操作不小心,炉盖未盖牢”,其结果是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文章的内容和方法之间就显得很不协调了。本来作者的基本功还不错,如果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写,也许本可以写出一篇较好的文章,现在把魏巍的方法当教条来死搬硬套,反而使自己不能很好地发挥了。
汪曾祺先生在谈学习写作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由‘写’。沈从文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让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总还是要欣赏、分析别人的作品,并总结他具体的写作方法,比如“攒珠式”、“桔瓣式”之类。对他人的写作方法,我们能理解,能加深印象,写作时能用来参考借鉴,这是好事。关键在于,一切还是要取决于自己的独立思考:你用与不用,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来确定;即使用,也要在实践中灵活操作,力求写出自己的特色,甚至有所创新。
总而言之,产生好方法的要素是两个,一是适合的内容,二是结合内容的巧思。
现在我们即以“托物寄意”这种写作方法来说,看看它是怎样结合具体的内容,落实于巧妙的构思的。所谓“托物寄意”,就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通过它的某种明显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某种立意,传达作者的某种情意,营造作品的某种意境,来追求作者所期望的某种效果。
鉴于诗文一理,我想还是用比较短小的诗歌来举例说明吧。请看明代于谦的咏物诗《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正如它的题目所标明的那样,句句都是写的石灰:第一句写石灰出自山中的石灰石矿,第二句写石灰石在窑中煅烧至900度以上即烧成生石灰,第三句写生石灰遇水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熟石灰,第四句写它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的特色。可见,石灰的特点除了它的“不怕打击”、“不怕焚烧”、“不怕粉身碎骨”之外,最后就是它的“清白”。所有这些特点,在诗中的意义都可以“双关”,既可以“咏物”,又可以“写人”,所以于谦就巧妙地“托”此“物”而“言”其“志”了。于谦写《石灰吟》时才17岁,后来他成为明代著名的忠臣,为保卫北京立下不朽的功勋,最后被诬陷而死,而这首诗也就成为他崇高人格的写照,万古流芳。
于谦还写过一首《咏煤炭》,艺术性就不如《石灰吟》,最后只以“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来直接表白自己的心愿,立意和写法都比较一般,关键就在于他的构思与煤炭结合得不够圆满自然。我看了他的《咏煤炭》,不禁想起现代诗人艾青的《煤的对话》:“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这首诗写于抗战初期,看起来是写煤的形成和它所蕴涵的巨大能量,实际上表现了作者对人民内在力量的信心。这个意境,当然就比于谦的高明得多了。
“托物寄意”的巧妙,正如写文章的基本道理一样,首要在立意的新奇。如果大家所托之物、所寄之意都是一个样,说了青松一定是战士坚强,说了花儿一定是姑娘漂亮,那最后岂不是味同嚼蜡?还有什么情趣可言呢!讲到这里,我再说一个闻一多的例子。这位非常讲究艺术美的诗人,曾经写过一首关于一沟“死水”的诗,其立意和修辞,就可以称得上“出奇制胜”。全诗如下:“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它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写的是愤怒和诅咒,矛头直指当时社会的黑暗,其手法则完全是一种创新。谁也不曾想到,诗人居然会借一沟死水来“审丑”,而实际上是从反面寄托了他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