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交际学角度看高考作文(2)
文章的思想可借鉴,素材也可借鉴。素材本身具有多样性,同一素材,如“老子西出函谷关”,我们可以用来谈“自由”,谈“放弃”,谈“选择”,谈“境界”,谈“心态”……为此,我们完全可以把别人表述好的素材巧妙地”嫁接”到自己的文章中来,为我所用。许多同学苦于无材可取,其实就是我们的教材中的素材,嫁接得好,应付高考,绰绰有余。2004年,全国卷优秀作文《哀痛者•幸福者》,就是对《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的演绎解读;江苏卷优秀作文《项王项王奈若何》是对《乌江自刎》中某些语句进行想像性的描写,使虞姬形象更为丰满;全国卷优秀作文《天魔劫火》是借用《屈原列传》的人和事;江西卷优秀作文《桃花源祭——不听智者之言的悲剧》,是对《桃花源记》的故事接龙;江苏卷优秀作文的《醉翁之意,不在山水之间也》,文题巧用《醉翁亭记》中的话语,材料则是对《红楼梦》中黛玉宝钗的“新”评述;《山水中走来沈从文》则是从山水对先生性情的孕育、熏陶与同构的角度,对教材中作家沈从文先生的描写。
文章的结构也可以借鉴。借鉴前人固定下来、模式化的典型行文结构,以此现成“旧瓶”,灌注“新酒”,这也是我们考场制胜的法宝之一。
文章语言也可借鉴。前人谴词造句的技巧、说话的语气,也可模式化。提前人三二好句子,或改名家三二好句子,移花接木到自己文中,往往就是文章的“亮点”。
总之,文章可模仿,可借鉴处很多,而且我们教材中的文章就是我们借鉴的范例。高考复习,尤其是作文,切不可把课本束之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