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我的作文教学(12)
三、条理思想,拓宽思路开启情感闸门
辅导学生写作文,无非是帮助学生选好材料,引导学生明确中心,指导学生写好过程,要求学生认真修改。说得通俗点,作文辅导实际上是帮助学生解决三个问题,1.写什么2.为什么写3.怎么写。以我的一堂个案为例
一、写什么?各有各的事,大家交流,一个学生说写周末下午跟爸妈去地干活,好朋友叫我帮他家卸红果,两人边吃边摘,妈妈吆喝不要多吃,自己不听,结果夜里肚里很难受,直吐酸水。
二、为什么写?老师问他为什么写这件事,他说“妈妈的话有时候还是应该听的”很好,这就是他从自己要写的这件事中明白的道理,也就是作文的中心。顺便说一下,学生自己悟到的有一定道理就是作文中心,切不可任意拔高——我们知道现在的孩子往往不太听话,家长也常常跟老师说“孩子太任性”你说什么他捂住耳朵“不想听,不想听”或者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学生能从经历的事情中明白这一点,就是他知道了写这件事的意义。
三、怎么写?合理安排顺序,突出重点,具体描述。
1.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分阶段写。就这件事是“吃红果前”“吃红果”“吃红果后”
2.重点。夜里难受,因为难受才想起要听妈妈的话。
3.具体描述。用提问聊天方式进行,在聊中打开思路。
(1)吃红果前。问好朋友怎样叫你的?“王坤,我家卸红果,你也一块去吧?”你为什么要去?“我爱吃红果”。跟妈妈说了吗?“我向妈妈打了招呼,没等她答应我就跑了。”
(2)吃红果。果园大吗?红果结得怎样?想吃吗?在什么地方吃的?树上还是树下?怎么吃的?一手摘一手往嘴里送,妈妈什么时候吆喝了?“正在吃得痛快的时候”,她说什么?“王坤,少吃点,小心半夜吐酸水”你听了什么反应?“觉得可笑,吃红果能吐酸水?把妈妈的话搁到了一边”。什么时候不吃了?“直到牙软了,才停口”。
(3)吃红果后。傍晚回家吃饭了没有?什么时候不舒服?“九点多,正在看电视。”什么感觉?“嗓子很不舒服,像有虫之类的小东西在爬,痒痒的”你想原因了吗?“起初,我以为是神经在作怪,也没有在意”那后来呢?“后来嗓子越来越不是滋味,便告诉了爸爸”爸爸怎么说的?有什么反应?“爸爸看电视一动不动,说‘谁让你不听大人话,吃那么多红果,不亏’”后来呢?“到了半夜,酸水止不住顺着嘴角往下流。”你怎么办?“喊起了正睡觉的妈妈,她赶紧去厨房给我弄了点淡苏打水”你想喝吗?为什么不想喝?不喝又不行,你怎么喝下去了?“闭住气,眯着眼睛,不还气喝下去了”口感还好吧?“满口又苦又涩”妈妈说你什么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妈妈的话有道理吗?
最后拟个新颖别致的题目〈〈酸酸的红果〉〉,开始学生拟“吃红果”吃出了什么滋味?是生活五味瓶中的哪一味?
拟题这一步放在作文写成后,根据习作内容,自己的感受推敲琢磨,题目要具体,如“童年趣事”只是个话题,写什么以什么为题,像《染头发》“爱在身边”也是话题。学生自己拟题:《那针打得好舒服》《埋在心底的歉意》《毛毛虫》《一把雨伞》《多亏有个好邻居》等等。写人的《酒鬼爸爸》《爷爷是个老戏迷》《爱唠叨的妈妈》,叙事的《一瓶矿泉水》《捋榆钱》《一张假币》《我的十元零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