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

和你一起学作文-结构:下笔成文的关键(5)

作者:范文大全来源:实用范文网 时间:2016-07-27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风更大了,浪更猛了,脚下的路更长了,肩上的担子更沉了。战士啊,无比巨大的痛苦磨难已经超越了正常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然而更加巨大的精神力量依然支持着你们,形成了固若金汤的防线。在这关键的时刻:“儿啊,坚持下去,人民需要你!”这是伟大母亲的叮咛;“爸爸,你一定要战胜洪水,回来给我过生日。”这是至爱子女的期盼;顷刻,亲人的话语回荡在耳际,赋予你无穷的勇气。“坚持到底!”任凭一浪高过一浪,任凭狂风暴雨扑面来。

“救命啊!救命啊……”滚滚浪涛中传来一个微弱的呼唤。你来不及多想,便朝那喊声奋力游去。“抓紧我,不要放手!”你大声地喊。可实在不行啊!浪实在太大了,顾不得再多想了,你艰难地解开自己的救身衣,给那个挣扎的生命套上,奋力将他推向一块木板。而你,却被洪水吞没了。“解放军同志!解放军同志……”人们声嘶力竭地喊着,但是你再也听不到了。

“儿啊,你安息吧!妈妈为你骄傲!”这是老母亲含泪的送别;“爸爸,你为什么不回来给我过生日?”这是孩子悲痛的呼喊。我知道,你是多么爱自己的孩子,你是多么希望回来给他过生日。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刻,你不能不舍弃自己的小家,你的心里装着全中国的人民哪!

风终于停了,浪终于静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住了。城市依然闪烁着迷人的光彩,生活依然美好,然而世上却少了一个你。

最可爱的人啊,你已化成一座不朽的丰碑!你永远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我怀着对英雄的怀念和敬意,继续吟诵那首诗:“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讲评:

巧用诗意精心包装 作者被抗洪英雄所感动,很自然地想到了艾青的短诗《礁石》。开头所引的前四行,一下子就把抗洪英雄形象化了。这个开头,可以强化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的共鸣,因而是一个不错的开头。接着,作者用具体生动的材料,用饱含怀念和敬意的笔调,将《礁石》的诗意结合抗洪斗争演绎开来,这样既发挥了由诗所激发起来的想象力,又使抗洪斗争中的真人真事在文中实现了典型化。结尾再引用艾青诗的后四句,与开头相呼应,就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美,特色也更加鲜明了。


例文42:


望月随想


江苏省药科学校 张 玉

1998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我独自倚在高大的梧桐树边,望着明亮皎洁的月亮,喃喃地吟出了李白的诗句。美丽的月亮啊,古今中外真不知有多少描写它的诗章。

今夜的月是满月,满月象征着团圆,可是人间的聚散离合又往往不是人们的意愿所能决定的。像我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也只能一人在梧桐树下赏月。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包围了我,我是多么想念我的家人和朋友啊!

我慢慢地走在庭院的小径上,月光透过高大的树木班驳地映照在庭院里。周围静悄悄地,偶尔传来几声秋虫的微吟。远处的树木像一团黑雾似的。我觉得自己在此时此地是完全自由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我是一个自由的人了,可以暂时抛开沉重的压力,把那些数学、几何、英语、化学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吧!就让我尽情地享受这一片柔美的月色吧。

细看那轮金黄色的圆月,我仿佛看到了月宫里的嫦娥仙子,正在捣药的玉兔,还有那会酿桂花酒的吴刚。瞧,倚在那桂花树下的不正是嫦娥吗?我想在这样的夜晚,她一定也感到了孤独寂寞。李商隐曾有诗云:“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她是不是真的因奔月而后悔了呢?我也无从揣想。

边想边走,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小楼前。我踏着楼梯上了小楼,倚在栏杆上,望着远方稀稀疏疏的几点灯光,那儿一定是温暖的家。我的眼睛湿润了,“家”这个字眼使我的心不禁颤动起来。“不忍登高望远,望故乡邈渺,归思难收”,我总算体会到这诗的深情了。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品茶聊天,准备几盘点心,热热闹闹的,多么温馨啊!天上的星星也是稀稀疏疏。“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而今,一世之雄何在!我低头看着脚下,只见铺满了皎洁的月光,可真要“疑是地上霜”了。我想,今夜也算是“月满西楼”了吧!

下了楼,我又走到了那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在这棵树下,曾经有过多少欢声笑语啊!而今,梧桐犹在,人面知何处?“忆往事,惜流芳,易成伤”,看时光飞逝,我再也不是那个爱玩躲猫猫的小女孩了。成长的烦恼,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已经把我变成一个深感劳累、经常叹息的书呆子了。何时才能与儿时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我也不得而知,一切只能随缘。

月亮永远是那个月亮,几百年、几千年它也没变。我默默地看着月亮想,不知在海角,还是在天涯,有许许多多的“他”或“她”大概也正在赏月,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使一时不能相聚,我们不也可以心心相印吗?

夜深了,风寒了。我一面往回走,一面默默在心中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讲评:

移步换景情随月生 读《望月随想》,使我想起王维的两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玉的行文,正如这一股曲曲折折而又顺其自然的“清泉”,闪烁着柔美的月色,引导着作者的思路,移步换景,始终扣着月亮写,自然抒发着一种淡淡的情怀,结果却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意境来。不像有的同学,只在开头或结尾“望”一下“月”,算是点题,中间的事儿却完全与月亮无关。文中有多处文学引用,总的来说做到了选择恰当,适可而止,与抒情的氛围比较协调,已经融化在行文之中。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