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学作文-作文的表达方式(13)
透过量变看到质变 本文副题为“防微杜渐中的辩证法”。辩证法中有一条重要的原理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而“渐”就是量变。作者对量变的种种具体表现,真是形容得惟妙惟肖,充分显示了丰富的形象思维,而其中又渗透着理性思维的精细。张潇潇从小学六年级起,连续七年获得“增华阁”大赛的一等奖,这就是一种可喜的“量变”,最终成为“名城盛事”中的一段佳话。
(5)、绘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景物,景色,景象,似乎是纯客观的东西,但是一到人们的笔下文中,各人的感受和描写就有万千变化,并且有意无意地带上了主观的感情色彩。所以古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精彩的景物描写总是情景交融的。
让我们来欣赏诗人们笔下的一些雪景描写。
最常见的是通过视觉,用比喻的方法来写。比如“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说下雪跟撒盐差不多,但更像柳絮在风中飘飞的样子。这些比喻后来说多了,大家就觉得老一套。唐代诗人岑参写了一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家就感到写得非常美。
写雪景也可以结合听觉,比如白居易曾写道:“风飘细雪落如米,索索萧萧芦苇间”;他还写过一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是通过听觉来判断风雪之大。宋代的苏轼诗云:“但觉衾绸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后一句不新鲜,但前一句却生动地写出了气温骤降时睡在被子里很冷的感觉,这是通过触觉来写下雪。
用比喻写雪而胆子最大的当数李白,他极度夸张地写道:“燕山雪花大如席”。鲁迅曾经评论说,李白的夸张还是有所根据,因为燕山的冬天确实有严寒大雪;如果他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成笑话了。至于宋代诗人张元所写的:“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那想象就更加奇特,景象也更加壮观了。
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把雪与其它景物对比着来写,比如唐代吴融诗曰:“迟于雨到地,疾甚絮随风”,他写的是雨夹雪,雪比雨落地慢,但在寒风中飞舞的速度又比春风中的柳絮快,这就想得更细了。再比如,宋代的杨万里曾写道:“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这写的是雪后初晴,柔和的阳光照耀着白雪覆盖的山头,可与毛主席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媲美。
我一下子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个道理:写景难免融情,更需求变求新。同样是写雪景,也总要有点求异思维,不能大家都说一样的话。而这种种描写的变化,都来自不同的内心体验,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情、观察的角度和方法、写作的内容和形式等因素有关。
现在,让我们也来看看小作者们是怎样描写雪景的吧。句容市华阳一小四(2)班的樊文歆在一篇题为“下雪了”的文章中说:“竹子被小雪花挠得痒极了,发出了哈哈哈的笑声。”这也是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并且涂上了童话的色彩,写得多么富有情趣呀!丹阳市实验小学四(2)班的冷冰茹说:“冬姐姐……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就把雪花送到了整个大地。”凛冽的寒风在她笔下如此温柔多情,是因为她是一个身在幸福之中的小女孩。蒋桥小学四(1)班的高尧写道:“农田里的积雪越来越厚,好像给庄稼盖上了一床棉被。农民伯伯看着看着,就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因为有一个成语叫‘雪兆丰年’。”他把雪景和人情结合起来了。世业小学四(1)班的葛志明对雪花的体验,则来自他在早晨冒雪跑步的亲身体验:“雪花就像我的老朋友,一路伴随着我。有了雪花和我一起跑,我觉得非常开心,不像平时那样辛苦了。”而在扬中市实验小学四(4)班叶小玮的笔下,雪景和人的活动始终交织在一起:他写自己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写自行车在雪地上的痕迹从有又到无,写雪中大树如白衣岗哨,写自己摇下满树银花,最后再写打雪仗。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有真切的体验,我们也能用自己的语言写出特色来。
例文16:
看 云
江滨实验小学三(6)班 蒋欣璐
2007年“增华阁”大赛获奖作品
我最喜欢看云。
天晴的时候,一朵朵洁白的云飘浮在空中,有时变成一只只活泼的小绵羊,有时变成一只只可爱的小白兔。
日落的时候,不知是谁打翻了红色的颜料盒,把整个西边的天空都染红了。太阳像喝醉了酒一样,脸涨得通红通红,而它旁边有一朵朵红色的云,就像一个个穿着红衣服的孩子,正扶着太阳一步一步往下走。大河里映着霞光,泛起的水波也变成了红色。
天要下雨的时候,云从四面八方聚拢来,把太阳遮得只剩下一点点亮光;过了一会儿,连影子也看不见了。刚刚还是白色的云,现在已经变成乌黑乌黑的了。又过了一会儿,突然有一道锐利的闪电划破了天空,紧接着雷声炸响,倾盆大雨就下起来了。云欢快地洒着水,像一群调皮的娃娃在打水仗。过了一会儿,雨过天晴,大概是云娃娃玩水玩够了吧!
这样调皮可爱的云,我怎么能不喜欢它呢!
讲评:
天真活泼尽传童趣 这是一个孩子对云的观察、想象和描写,充满了童趣。他形容夕阳“喝醉了酒,脸涨得通红通红”,他把晚霞比作“穿红衣服的孩子”,还“扶着太阳一步一步往下走”。他想象“倾盆大雨”是“云欢快地洒着水,像一群调皮的娃娃在打水仗”……这样的修辞,完全反映了孩子的眼光和心理,一般大人是不会这样写的,除非他是一位儿童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