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十一五”以来,强力实施“工业强市”和“两化”互动发展战略,坚持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宜业宜居、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着力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五粮液、盐坪、南溪、江安、长宁等13个产业园区,全市产业园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实现经济转型、促进“两化”互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2008年以来产业园区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对产业园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产业园区基本情况及发展特点
(一)产业园区基本情况
2008年以前,全市仅有五粮液集团和丝丽雅集团建成五粮液、丝丽雅企业园,以及市县共建南溪区罗龙产业园区和江安县阳春产业园区。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全市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发展,临港经济开发区、五粮液、翠屏区、南溪区、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等13个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全市产业园区8个位于金沙江、岷江和长江经济走廊,4个位于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等资源富集区。2009年五粮液、南溪罗龙、江安阳春3个产业园区进入全省“1525”工程。2010年成立了四川省首个以“临港”命名的临港经济开发区。截止2011年底,全市13个产业园区拥有省级产业园区4个,市级产业园区7个,县级产业园区2个;园区规划面积248.7KM2,已开发面积53.4KM2,工业用地43.2KM2,建成投产面积32.5KM2;园区管委会编制人员337人,在岗人员598人;入驻规上工业企业170户,其中2008年以来新入驻企业72户;园区规上工业企业产值983亿元,利税总额183.9亿元,资产总额1104.1亿元;规上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1个,100亿元以上产业园区2个,50-100亿元产业园区3个,50亿元以下产业园区7个。
(二)产业园区发展特点
1.产业园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两化互动发展的意见》,成立了产业园区发展领导小组;各区县均构建了园区管委会,临港经济区由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兼任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部分区县产业园区由县级领导兼任管委会领导。全市13个产业园区编制完善园区发展规划,明确了园区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市县两级全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人、才、物给以充分保障,政策和要素重点向园区倾斜。截止2011年,全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20.8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搭建,着力推进临港经济区、五粮液、罗龙、阳春等沿江经济带产业园区发展布局,先后引进三峡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川南煤业、拉法基、攀钢集团、中远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承接市内五粮液集团、天原集团、丝丽雅集团、纸业、天竹竹资源等产业转移。未来几年,在建的向家坝电站、欧冠陶瓷、华福双三、船景煤矿等一大批企业建成投产,入园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经济加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产业园区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是产业园区助推全市经济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3%。2011年,成为继成都市后,四川省第二批、川南第一个跨入“千亿元俱乐部”市州之一,经济总量居全省第4位,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6.5%,13个产业园区为全市经济加快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成为工业发展强劲引擎。二是县域经济发展迅猛。近年来,各区县产业园区建设进程加快,南溪区、江安县、长宁县、县新入驻规上工业企业分别达到27户、20户、15户、10户,产业园区强势发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全省名列前茅,翠屏区连续四年县域经济综合评价排位前10强,四年间5个区县10次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先进县。三是产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倍增。2011年全市产业园区规上工业170户,累计投资额831.9亿元,总产值983亿元,利税总额183.9亿元,从业人员12.3万人,分别比2008年增加2.8倍、3.2倍、2.6倍、2.7倍、2.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