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美化--高考作文指导(3)
三、 语言的雅致化处理
1量词:一道清泉(泓,求雅) 千簇浪,万堆雪(生动表现了浪花簇拥、堆叠、翻卷、飞扬之态)
一股幽香(缕,言香之幽微;脉,言香之绵绵)
一帘幽梦(梦在帘中,足见其幽,也暗示主人公身处深闺,心事秘而不宣)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长满虱子。(张爱玲 用于成套的衣服,求雅)
一痕细线 一抹远山 一段情埋葬多少年
2名词:蛩音不响,三月的柳絮不飞,我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为何不用“蟋蟀声”?因为《错误》一诗有宋词的美丽意境,语言典雅,用“蟋蟀声”则不协调)
3引用或化用古诗词文句:
(1)引用
▲朱自清先生“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来到月下荷塘,以排遣心中郁结的情绪。其实,走近自然,甚而拥抱自然的传统形成已久。读“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可以领略谢灵运眼中的如画美景;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以欣赏王摩诘笔下的宁静画面;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可以感受孟浩然与自然融合的和谐统一。正因自然如此美丽,所以,明月青松,云岚流泉,常常成为封建士子远离尘嚣的处所,放逐心灵的牧场。于是,面对灵山秀水,飞鸟鸣蝉,王维便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依恋,陶潜便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墨客骚人便有“物我两谐”、“物我两忘”的超然。
当我们诗意地感受大千世界的美,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情之后,我们便不难理解一个现象:寺庙道观,多傍于山林云瀑;篱墙村落,多现于水湄草际。我们也不难理解时下兴起的旅游热、农家乐,似乎这回归自然的大潮正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是的,红尘无涯,面对远离伪饰,充满诗意的原生态天地,人们自有一种本能的焦灼、热切的渴盼。借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人,当诗意地栖居。” (张锋)
(2)化用
a增字:满则招损,谦则受益。 留取一片丹心,以照汗青。
b减字: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c增减字:虽不谏已往,却可追来者。
d摘取:▲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至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纱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枝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美意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