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培训学习心得(3)
总之,在今后教育教学中,自己将多学习理论、多听多请教其他教师、多进行研究性、总结性的笔记整理,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让自己在思品学科教学中有一个较大的进步。
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积极性
1月25日上午,在三小教室聆听了县教研室思品教研员王薇老师的思品讲座,讲座的主题就是围绕怎样调动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积极性。王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动、
细致的讲述:
问题诊断:从教学实际分析了学生不喜欢品德与社会课
的原因。1.有的老师在上课时照本宣科,读完就要学生自己看书,学生认为一点儿意思也没有,每次都希望教师赶快讲完,他们就能自己支配时间了,至于老师读了些什么,他们才不关心。2.有的老师上课不使用教具,在课堂上,有的老师冷冰冰地“说理”,有时还用训人的口气说什么“应该”和“不应该”,没有微笑,没有疑问,没有情感的创设,没有活生生的事例,形式呆板单调,语言干瘪无味。学生要不听不进去,要不左耳进,右耳出,一堂课在学生的脑海里没有留下任何痕迹。3.有的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平时不上课,临近考试时把重点一画,单元卷一做,就让学生去背,半年的任务都堆积在几天之内,学生厌烦。王老师对目前现状分析的很实际,很到位。针对这些问题,王老师从理论上给予了点拨:1.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乐学生所乐。2.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教育。3.创设情境,把抽象的道理、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在情境中受到强烈的感染,明白道理。采用多种适合儿童接受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尽量为学生提供情感的环境,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4.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指挥者”为“指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
最后,王老师向我们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学会倾听,要充满爱心,学生犯错误时,让学生感觉到批评也是甜的;2、在教学方法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创设情境,揭示主题,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展现情境,情中悟理,情理交融。
这次的培训,培训内容很接“地气”,回顾、反思思品教师以往所上的品德与社会课,往往过分强调理性的说教,机械地灌输,空洞的讲解,以至于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因此,作为教师,今后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杜绝使用愚蠢的教育方式,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要求的时候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