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外名著导读:《孟子》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
他早年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其学说与子思的关系非常密切。孟子也和孔子一样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曾游说于各国诸侯之间,但终因当时正是各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天下处于合纵连横之际,孟子所推行的仁政主张,被认为不合时宜,不被重视。孟子晚年和门徒从事著述,曾序《诗》《书》,发挥孔子的学术思想。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所共同完成的,记述孟子与诸弟子的“疑难答问”和孟子自己的“法度之言”的著作。它仿照《论语》的问答体例编纂而成,共七篇,于每篇首句中取一个重要的字眼命名。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经典,《孟子》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在战国中后期,直至汉朝时,《孟子》则被视为“传记”,汉文帝设立了《孟子》之学的博士官。唐朝以后,孟子更是受到大力推崇,南宋时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加上《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并在明清时期被规定为科举考试的指定书目。在元文宗时,孟子被封为“亚圣”,地位仅次于“至圣”孔子。
内容梗概《孟子》思想的核心是“民贵君轻”论。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政治思想,大都是围绕“民为贵”这个原则提出的。他认为,离开人民,君是无所谓的;君如果轻视人民,人民可以反对君。“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不仅如此,他还认为,国君如果失去了为君之道,就不配称之为君;他如果残害人民,人民可以将其诛之。
在贵民思想的基础上,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之说。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如果能做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就是仁政。至于如何实行仁政,孟子认为必须从国君及其公卿、士大夫做起,否则,仁政是实现不了的。
他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他告诫统治者,能否得到或保有天下,关键在于是否得到人民的拥护。“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他劝告国君应该实行“保民”、“省刑罚”、“薄税敛”措施,同时谴责“虐民”、“残民”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现象。他还非常重视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主张改革土地制度,实行井田制,把“制民之产”作为推行仁政的根本途径,主张给人民以足够维护其生活的“恒产”。只有让人民有了“恒产”,人民才会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孟子仁政说的哲学基础是“性善论”和“良知论”。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有为善的倾向。这些“善端”是天赋的,为心中固有的,因此,又叫“良知”。他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每个人本性中都具备封建道德基本观念:“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四端与生俱来,人人都是相同的。有的未能成为善人,不是人性本质有什么差别,而是由于不去培养扩充这些善端,以致逐渐失去本性。只要能保持、发展身上的这种善的本性,人就能成为善人,以致“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还提出了一些可贵的文艺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他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就是说,阅读前人作品要了解作者的为人,而要了解作者的为人就必须了解其生活时代。他强调:“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也就是说,阅读者不要由于作者的艺术手段而片面地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见解被后人当作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在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特点《孟子》的文章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而来,但多数章节已形成篇幅较长的对话。其说理之畅达,章法之巧妙,都大大超过了《论语》,加上其充沛的气势与生动的文采,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的艺术成就仅次于《庄子》,而为后人所称道。
1.《孟子》的文章体现出高超的辩论艺术。孟子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巧妙的比喻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与人辩论中,他词锋犀利,锐气逼人,富有雄辩性的鼓动力。例如,《孟子·梁惠王上》记录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他首先从梁惠王看见将要宰杀的牛发抖而表现出有恻隐之心这件小事入手,启发梁惠王要发扬仁心,使百姓受益,进一步劝说梁惠王不要凭借武力称霸,而要施行仁政。在这次谈话中,孟子巧妙地运用比喻,一步步地从小到大推论事理,语言生动,文词畅达,逻辑性强,富有说服力。在辩论中,不管对方是国君还是平民,他都能不卑不亢,有理有据,从容陈述。尤其善于抓住对方心理、抓住对方破绽展开长篇大论,大有战国纵横家的气概。
2.《孟子》散文具有感情充沛、气势强劲的艺术特色,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鲜明个性。孟子志向远大,具有强烈的救世责任感,他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种远大的抱负、宏伟的理想使他的作品充满了奔放的激情和豪迈的气概。孟子爱憎鲜明,倔强直率,对自己憎恶的人物与现象总是予以辛辣讽刺,猛烈抨击,毫不留情,因此文章显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他对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不移,每当述及理想的时候总是慷慨激昂,深情无限。例如“鱼我所欲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两章以及向齐宣王宣扬仁政的威力等处,或悲壮,或庄严,或热情洋溢,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3.《孟子》的文章又以善用譬喻见长。孟子喜欢在说理文章中结构故事、使用寓言、恰当比喻,以阐述深奥的理论问题。这些譬喻大都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比如,他把百姓盼望仁政比作“大旱之望云霓”,把道义与生命的关系比作鱼和熊掌等,都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书中所用寓言大都不长,其中很少刻意渲染,但又寓意鲜明,涉笔成趣。如“日攘邻人之鸡”、“弈秋”等,都颇为生动传神。
与《论语》的语言相比,《孟子》的语言显得词句更加明快,感情更为强烈,个性极其鲜明。作品语汇丰富,富于表现力,往往情态逼真,宛然如见。文中大量运用语气词和排比、感叹、反问等句式,既保留了口语的特点,又带有强烈的感情和气势。这种语言风格是形成其艺术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习提示
对于孟子的“仁政”思想,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孟子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他把君与民加以对比,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他把所有的人分成“劳心者”与“劳力者”两个等级,把统治者看作“劳心者”,把劳动人民当作“劳力者”,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是“天下之通义”,这就是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制造了理论上的根据。这和他的“民贵君轻”的思想显然是相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