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名著导读:《儒林外史》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2)
吴敬梓13岁时丧母,23岁时,嗣父又抑郁而死,开始独担门户,因为他在族中的嗣子身份,又是两代单传,便成了族人欺凌的对象,祖遗也被侵夺。他从中看透了封建礼教的虚伪,人情世态的冷暖,从此过着放荡不羁的浪子生活,“千金一笑买醉酣,酒酣耳热每狂叫”,不久“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他怀着誓将去汝的决绝,永远离开故乡,举家移居南京秦淮水亭。
二十九岁,应滁州试(乡试预考),主考官认为他“文章大好人大怪”,不中。1733年,三十三岁时,离开家乡,移居南京。
在南京,因为乐善好施,不懂持家,再加上愤世嫉俗以至于放浪形骸而大肆挥霍钱财,不到10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所以生活越来越窘迫,经常过着衣不保暖、食不果腹的困苦生活,仅靠贩卖文章和朋友的周济为生。
在南京,为了修复南京先贤祠,他捐卖了祖屋,从此生活更加困顿,后来靠典衣卖文度日,到了无物可卖时,只有断炊挨饿。然而性情豪爽的吴敬梓丝毫不以为苦,依然豪放旷达,率直真诚,追慕先贤,淡泊明志,以颜回式的态度笑对人生。平日里他广交文人学士,被四方的“文酒之士”推举为盟主。虽然憎恶灭杀人性的封建礼教,但他还是重视秩序的力量,曾积极地倡导建立先贤祠,试图弘扬知识分子的传统道德精神以挽救世风。在严冬与朋友五六人,“乘月出南门,绕城堞行数十里,歌吟啸呼,相与应和。逮明,入水西门,各大笑散去。夜夜如是,谓之‘暖足’。”(程晋芳《文木先生传》)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清操,中途退出了博学鸿词征召,以一生“侯门未曳据”而自豪。1751年,乾隆南巡,来到南京,士人夹道拜迎,他却“企脚高卧”。1754年,在贫病交加中客死扬州。
吴敬梓从小“笙簧六艺,渔猎百家”,他曾热衷于科举,中过秀才,但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困顿场屋。在南京,他广泛接触了官僚、绅士、名流、清客等社会各阶层人物,认识到科举制度的毒害,从而发出了“如何父师训,专储制举才”的质疑,后来干脆放弃了诸生籍,“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在他35岁那年,江宁训导唐时琳推荐他参加博学鸿词考试,他却在省试时借病推辞了。
作为一个社会“异类”,科举并未成为吴敬梓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更使他显露出孤傲脱俗的叛逆个性。当他家业败落后,受到一些衣冠楚楚的士人的冷眼和嘲弄,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寻常变故的吴敬梓也因此饱尝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封建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了解了儒生的生活真相和精神状态。从40岁开始,吴敬梓怀着愤世嫉俗的心情,耗费十年功夫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后世称其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奠基之作。不仅如此,饱览诗书的吴敬梓还著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12卷和《诗说》7卷,无愧为一代文坛宗师。
看鲁迅如何读《儒林外史》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吴敬梓字敏轩,安徽全椒人,幼即颖异,善记诵,稍长补官学弟子员,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然不善治生,性又豪,不数年挥旧产俱尽,时或至于绝粮,雍正乙卯,安徽巡抚赵国麟举以应博学鸿词科,不赴,移家金陵,为文坛盟主,又集同志建先贤祠于雨花山麓,祀泰伯以下二百三十人,资不足,售所居屋以成之,而家益贫。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客扬州,尤落拓纵酒,乾隆十九年卒于客中,年五十四(1701—1754)。所著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皆不甚传(详见新标点本《儒林外史》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