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找不到典型事例怎么办-高考作文论据材料处理秘诀(5)
友情提示:
法国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尼•布瓦洛说:“一句漂亮的话之所以漂亮,就在于所说的东西是每个人都想到的,而所说的方式却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
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精彩的作文片断之所以精彩,也可以在于所说的故事或道理是人们所熟知的,而所说的方式是生动的、精妙的、新颖的。
如果独具慧眼,发现人们熟知的事例中蕴含新的道理。那将柳暗花明,风光无限。
因为:“平常的事情往往隐含着极不平常的奥妙”(引自《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开头语)。
⑵就地取材法。
①运用作文题目所给材料。
如果是供料作文,材料一定要运用。如果是话题作文,材料可用可不用。如果一时想不起适当的材料,话题作文也可以利用题目的材料。但无论是供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切忌照抄原材料的故事,引用故事应该做到长话短说,或者在概述时某些地方添上自己的评论和合理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你的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介绍几种具体方法:
Ⅰ、概述故事+议论评析+反面或侧面假设情况+推出结果并且评析。
Ⅱ、概述故事+两三句描写+议论评析+联想叙写生活小事+比喻或对偶议论。
Ⅲ、概述故事+两三句描写+就事论事,借题发挥+得出真义+联想排比概述生活小事。
【例】
树根的遐想
编者下水文章
深山里有些古树老根,被人刨出弃置一旁。这些根奇形怪状,没有引起过客青睐,也不被樵夫拾取,静静地与野草为伴。一个木匠来到山里,看了看老根摇摇头走了;一个根雕艺术家也到山里,一见老根,两眼放光,相见恨晚。后来这些树根成了根雕艺术品,被人视为至宝,与金玉共登大雅之堂。
木匠的眼里,这些树根毫无作用,它既非栋梁之材,又难打成家具;何况它丑陋残缺,浑身疙瘩,还被蚊虫叮咬,当然弃之犹恐不及!
然而,根雕艺术家却“慧眼识英才”。你看,老根苦心所支撑的与其息息相关的大树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它孤独地在地下历时百千年,又被抛弃于深山。但是它风吹雨打不烂,雷轰电击不焦,鸟琢虫蚀不腐,它是生命的精华,它象征一种精神,一段历史!智慧的艺术家在老根的身上,不但感受到弯弓紧绷的力量,盘龙腾云的气势;还看到伏尔加河纤夫拉着驳船形象:他皮肤黑红,肌肉隆起,前腿弓步,后腿绷直,两臂紧拉纤绳、弯腰低头、用力拉纤,向前迈进,拉动了巨轮,拉动了历史!于是老根在艺术家手中成了天人合一的珍品!
让我们作一设想,假如在艺术家之前,文学家也为采风来到深山。面对老根,他会做什么?他会思接千载,视通百年,也看到一段历史:老根,它扎入地下,汇聚力量,冲破坚土,击退顽石,伸展根须,汲取精华,输给大树。为了让人赞美硕果的香甜,繁花的绚丽,绿冠的庞大和老干的遒劲,它无怨无悔,不见天日,一头深入地底下……于是,文学家文思泉涌,回身不顾,去挥笔书写根的赞歌,而老根仍静卧林中,等待出山之日!
当然,木匠用“实用”标准衡量木头的价值,艺术家和文学家用审美观点读出根的价值;根雕艺术家把思想铸为利刃,雕刻精品;文学家将灵感凝聚笔端,给老根“精神鼓励”:他们各司其职,理当如此,无可厚非。
然而可悲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却有不是“木匠”的“人匠”,他们看学生只看成绩不重思想,择配偶只选钱财不看人品;办事只问报酬不讲服务,经商只追利润不论产品。也有一些貌似“文学家”的“人学家”,他们对默默奉献的人才口头赞许却不以为伍,表面认同却不予重用。更有一些并非游客的“政客”,他们以貌取人,任人唯亲,排斥“木头木脑”而不见风使舵、阿谀奉迎的人才。他们把“实用”的标准推到极端,推向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的深渊!
警惕啊,人们!只讲“实用”,光重表面,会使“材”将“不材”,“材”将“非材”!
眼观手不动的人们行动起来吧,学习根雕艺术家,发现人材,重塑人材,让我们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人材济济,群英荟萃!
旁 批
引述材料。用对偶和描写加工原材料。加强对比,强调识别人才的重要。
议论,从现象分析原因。
借题发挥。
叙议结合,用排比和对偶增强气势。赞美“人才”的优秀和识英才者的睿智。
从反面假设,讽刺口头重视人才却不重用人才的现象。
对偶和排比,整散结合,再赞人才。
联系实际,评论分析。
排比和对偶简要例举生活现象。
点明题旨,
结论,指出应该怎么办。
【说明】
这篇作文是根据2004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的要求写的。考题题目如下:
有一个木匠到山里选木材,看到一些奇形怪状的树根,觉得没用就走了。后有一位根雕艺术家发现这些树根后,如获至宝,将这些树根雕成了非常有价值的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Ⅲ、写小事引出比喻义+概述题目材料的故事+用比喻义评论事物+用比喻义概述其他熟悉的事例。
【例】
走进眼镜店,有色眼镜,琳琅满目:浓墨、墨绿、浅橙、深棕……选一架?戴上浓墨,黑云压顶;佩上墨绿,置身莽林;架上浅橙,风扬沙尘;扣上深棕,满眼咖啡……摘下来,哦,原来晴空万里,世界是这样本色。
走出眼镜店,我生出许多联想……
想到了天雨墙坏的宋国人,他戴着蔚蓝色眼镜看儿子,看出了预见的智慧,因为那是家人,上阵还要父子兵呢!戴起蛇绿色眼镜看邻人,看出了狡诈和邪恶,因为那是外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呀!想到了道光皇帝罢黜林则徐,禁烟条陈再好,他毕竟是汉员,戴上青冷近视镜,不可信啊!琦善再庸碌无能,奸佞贪婪卖国,可终究是一家人,戴上粉红老花镜,不用他用谁?想到了日韩世界杯,全体韩国公民,包括总统金大钟,他们都怎么了?面对不公正的裁判带给韩国队的胜利,起立欢呼,民族情结也可以异化成有色眼镜吗?在这里,我只想讲一个突然想起的小故事……
(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有色眼镜引发的联想》)
②运用试卷现代文阅读或文言文阅读材料法。
主要有以下几个形式:
A 提取一个详写的论据:概述试卷阅读文段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结果+议论分析。
B 提取两个详写论据:
Ⅰ、论据一: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和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一。
论据二:选取其中重要部分+一两句描写+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二。
Ⅱ、论据一: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事件、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一。
论据二:概述文段的次要人物、事件、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二。
Ⅲ、论据一: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一件事、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一。
论据二:概述文段的主要人物、另一件事、结果+议论分析。——证明分论点二。
C 用排比或对偶分别概述主要人物的几件事作为略写事例论据。
取材于考卷阅读材料的做法,其实与提取课内材料一样,可以用缩写法,也可以用提取部分内容扩写法。写时要加议论分析,切忌大段照抄原文。
【训练示例】
以下作文试题和文言文阅读文段同出于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试卷,请根据考题后的要求作训练题。
Ⅰ、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水,滋润万物,是生命之源;暴雨倾盆,江河泛滥,也会带来灾难。水,看似柔弱,却能把坚石滴穿;汇成洪流,更可穿峡破谷,一往无前。
水,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淌着古往今来多少悲欢。
……
请以"水的联想"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Ⅱ、文言文试题:
齐有北郭骚者,结罘[1]罔,捆蒲草,织履,以养其母,犹不足,踵门见晏子曰:"窃说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遗之,辞金受粟。
有间,晏子见疑于景公,出奔,过北郭骚之门而辞。北郭骚沐浴而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北郭骚曰:"夫子勉之矣!"晏子上车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说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焉。吾闻之,养其亲者,身伉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著衣冠,令其友操剑、奉笥[2]而从,造于君庭,求复者[3]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必侵矣。方见国之必侵,不若死,请以头托白晏子也。"因谓友曰:"盛吾头于笥中,奉以托。"退而自刎。其友因奉托而谓复者曰:"此北郭子为国故死,吾将为北郭子死。"又退而自刎。
景公闻之,大骇,乘驲[1]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之亡,岂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注释:[1]罘(fú),捕兽的网。 [2]笥(sì),一种容器。 [3]复者,负责通报的人。
[4]驲(rì),一种车。
(2003年春季高考北京卷文言文试题阅读选文)
〖训练题〗
请围绕“水的联想”的题目,拟定一个中心论点,从以上文言文选段中,提取分论点,编写三个论据并加分析议论来证明两三个分论点。其中一个详写的论据含议论字数400字左右,每个略写论据连同议论字数在200字以内。
【说明】
由物引出联想,这种题目写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较为合适。但抒情散文对象征体的拟人化描写份量大,难度较大;议论性散文可以用叙述事例代替部分形象描写,更容易成功出彩。但如果我们一时找不到事例,可以看看试卷的阅读文段是否可以剪裁编写利用。
【答案示例】
1.
友情如水,源远流长。
水源于高山,相约百川,融为一体,共奔大海。
情谊如水,源于崇高的情怀,绵绵长流,磐石难阻,抽刀难断,共赴理想的大海。
潺潺流水,如泣如歌,娓娓诉说着动人的友情故事。
齐国人北郭骚靠编织为生,却无法养活母亲。他向所仰慕的宰相晏子求教养亲之道,晏子派人开府仓送粮款给他,北郭骚只接受粮食而退回金子。晏子敬佩北郭骚的人品,自此在心中把他当成朋友。
不久,晏子因被景公猜疑而出逃,途中造访北郭骚并告以实情。告别之后,北郭骚就到了王宫,对通报者说:“晏子是天下的贤人。现在他离开齐国,齐国必遭强国入侵。与其见到国家破灭,不如现在就死去,请让我用头来替晏子表忠诚吧。”随后自刎。与他同行的朋友捧着北郭骚的断头说:“北郭子为国而死,我将为北郭子而死。”也自刎了。
景公非常震惊,亲自驱车追赶请回晏子。
溪流为之呜咽,江河为之沸腾。为了朋友和祖国,哪怕自己摔得粉身碎骨,摔成得玉碎珠溅!这是水的深情,水的豪迈,水的刚强!
2.
友情如水,有时澎湃激昂,有时却风平浪静,平淡无语,蕴藉深沉。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北郭骚与晏子交情的写照。
一面之后,两人只有神交。晏子逃亡,朋友没有忠言和妙计相赠,只有平淡如水的一句话“先生勉力而行吧!”可谁曾料想,在此挥手一别之时,竟是北郭骚暗下决心用生命成全朋友伟业之时?
没有肝胆相照的豪言壮语,却有为友赴汤蹈火的义举,这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下,酝酿汹涌激荡的情感。这是水的淡泊,水的深情,水的无私!
3.
友情如水。朋友之间,应如海纳百川,宽大包容。
告别北郭骚,晏子登车离去,回想朋友冷淡的话语,他对天长叹。他不是埋怨朋友,而是反省自己出逃是否妥当,还自责对士人如此不了解,竟然无法解读朋友话中深意。当他知道朋友为他而死时,更是深感内疚。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这是“宰相心里能撑船”的胸怀,这是大海的胸怀。
有这样胸怀的人,才能拥有似水清澈、明亮剔透的友谊!
(摘自编者下水文章《友情如水》)
【说明】
Ⅰ、以上三个论据的编写,加上排比、比喻式的开头和结尾,则可以写成一篇关于评说历史故事的议论性散文。如果掌握了一个较长的课外素材,也可以用这方法写。
Ⅱ、从文言阅读选段取材编写论据,可以参考阅读段下面关于对原文理解和分析的选择题中四个选择项内容。可以用正确选择项和错项改正后的内容加工成排比句作论据;也可以参考所有选择项内容加工连缀成一个故事;还可以取其一点,结合原文内容扩写一个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