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学作文-作文的奋斗目标(10)
在横断山脉的怒江峡谷行车,真叫惊心动魄,那里山顶与谷底的高度差在2500米上下。一天下午,我们的车在一座大山上抛了锚,一直修到晚上八点三刻,急急忙忙下山,天就渐渐黑了。(由于时差的关系,西藏夏季九点左右天才黑。)黑暗中,只觉得车在快速地下沉,外面的山越来越高,黑压压遮满了整个车窗。车如脱缰之马,直向谷底的怒江冲去。正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时候,汽车进入了一处严重塌方区。山上不时有石块飞下,我们不得不几次停车,下车迅速搬走公路上的石块。到了晚上十点多钟,终于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绝境:右上方的一座小山头整个垮下来,掩埋了从山腰穿过的公路,形成一个几十公尺宽,不时有石块往下滚的斜坡;而在公路的左下方,大约100多米长的陡坡下面,就是汹涌澎湃、流速达每秒八米的怒江。这一切,我们是在第二天天亮以后才看清楚的。而当时,我们只好在车上老老实实地坐着,等着地球慢慢地、沉重地转过身去。这一天,我们只是在早上出发时吃了一顿稀饭,因为想抓紧时间赶过这一段险路,中饭就免了。现在,一个个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身体异常疲劳,而大脑又兴奋异常,怎么也睡不着。在浓重的夜色中,我突然看到对面山腰上有几点火光,心情顿时紧张起来,但又想到相声里说过“对面能说话,相逢得半年”的话,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直等到中午时分,斜坡才比较稳定。我和几位同事手足并用,小心地尝试着,连走带爬,终于过了这段斜坡。打头的那位“勇士”,手里拿着把探路的铁锹,就在快到斜坡对面的时候,突然看到上面有石头滚下来,吓得他把铁锹一扔,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前面的公路上,而那铁锹竟顺着斜坡,一直滑到江边去了。当我们一个个从危险的斜坡踏上坚实的公路时,那种心情,才真叫“柳暗花明又一村”呢!然而,在我们后面的大部分人,也许是不愿意丢掉直立行走的尊严吧,愣是不肯过来。最后,只好在一位藏族猎手的带领下,花了几个小时,从一条小路翻山,再下到这边公路上来。至于驾驶员,就只能守在车里,吃着大家凑给他的干粮,同越来越长的车队在一起,等待着道班工人把路修通了。
兵家必争之地的误会
我们闯过塌方区,在公路上心情非常轻松地步行了十几里,就看到了前面有一座怒江大桥,听说那儿有驻军。我们想到卡奇拉兵站的动人情景,恨不得插上翅膀,马上飞到战士们中间去。果然,我们很快就受到了极为热情的接待。战士们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不远万里而来的客人,都非常高兴。他们先把我们安顿在一座碉堡里休息,很快又炒了一大锅油汪汪的包菜,煮了足够我们吃的米饭。我们哪里还顾得上客气,一拥而上,个个狼吞虎咽,如风卷残云一般,把那些饭菜一扫而光。吃饱喝足以后,一个个怡然自得,到江边看风景去了。
好一条怒江,确实是世上少见的天险!江水从峡谷中冲出来,似敲响千面鼓,如砸翻万斛珠,呼啸着奔腾而去。江的这边,耸立的山峰仿佛要压到头顶上,虽仰望亦难见全貌;江的对面,竟是垂直九十度的悬崖峭壁。而这座钢铁的大桥,就直接穿入那峭壁之中,不知通往何处去了……
试问,有谁能不惊叹这造化的无穷威力呢?有谁能不更惊叹这人定胜天的创造奇迹呢?我们的队伍中,有一位会画画的先生,终于因激动而技痒,竟坐到江边,掏出个本子画将起来:峭壁,隧道,大桥,哨兵……忽然,在他的身后,来了一位连长,用钢铁般的声音命令道:“把本子给我,跟我来!”于是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这位先生被请到一个小房间里,还享受到门外加一个岗的待遇。我们则统统被请出碉堡,走回去几里路,睡到一个道班房堂屋的地上去了。在那样的兵家必争之地,又在那时刻准备打仗的年月,大家都念念不忘阶级斗争,你能说这位连长做错了吗?所以,当那天深夜,前面八宿县的县委领导派车来接我们走的时候,给我们带队的军代表经过磨破嘴唇的苦苦哀求,才终于把这位倒霉的“画家”保释出来,跟我们一道前往八宿县。
就这样,从成都到西藏八一镇,两千多公里的路程,我们竟走了整整18天。在川藏公路上行车的艰难险阻,不去走一趟实在是无法想象的。虽然有时苦不堪言,但沿途那美丽的风光,丰富的见闻,却又使你感到此行不虚,终生难忘。所以,诸位如有机会进藏,我劝你不一定乘飞机,你不妨也坐汽车到那万重大山中去闯一闯。如果你有点害怕,就想想那唐代的文成公主吧,她是一个弱女子,而且连汽车都没有福气坐,未必你的胆量还不如她吧!
(本文发表于《镇江日报》,“花原”是我的笔名)
习作感想:
在这篇文章中,我选用的写作素材也完全是自己的亲身经历。由于这是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超出了一般人的见闻,因此对读者来说就比较新鲜;而我由于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也就比较容易写出自己的特色。
写作目标确定以后,我首先对素材进行了筛选,最终确定了写作重点。然后,再从要写的几件事中,精心推敲出几个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的小标题:1、“差点把卡车挤下悬崖”,写二郎山上的交通险情;2、“大衣、汗衫相逢在折多山下”,写高原气候的巨大反差;3、“乘汽车在昌都城‘空降’”,写山高谷深的地理奇观;4、“在怒江峡谷遇到大塌方”,写惊心动魄的自然灾害;5、“兵家必争之地的误会”,写小题大做的敌情观念。这就是所谓写作素材的“凝聚化”。大家可以从这几个小标题看出,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不寻常的事情,因而也是读者会感兴趣的事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接着就要把这几个小故事“有序化”。在这篇文章中,很自然地就是按旅行的实际进程来写。
最后要重点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实际的写作过程“审美化”。对此,我主要是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在叙述语言方面学习说书人的口吻,带一点诙谐的风格,在景物描写方面则力求比较具体生动。二是根据自己的有关见闻,适当增加文中蕴涵的知识量。三是努力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叙述和描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