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

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预测(四):“科技与人文”

作者:作文大全来源:作文范文网 时间:2019-06-0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主题阐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时,也越来越感到精神的空虚和失落,一味的追求科技,让人文精神日渐淡薄,因而人们开始考虑以伦理制衡科技的发展,以人文关怀充实科技发展下人们被解放的头脑。生逢盛世,我们要科技,更要人文,要物质,更要精神。 历年高考作文中,对科技与人文的思考多有涉及,如13年北京卷讨论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14年广东卷从黑白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喜与忧,辽宁卷祖孙二人讨论如今霓虹闪耀的科技之美与当年星汉灿烂的自然之美;天津卷讨论智慧芯片给人们带来的无所不知的影响;16年浙江卷讨论人们对虚拟现实这一高科技的态度等等。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辨证关系将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命题方向
1.科技发展不可废,人文精神亦不可抛 长期以来,我们的发展就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当代社会而言,科技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大势,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让科技在各个领域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这种发展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有益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因而科学发展不可废。但同时,人文精神亦不可抛却。科技与人文正如文明前行的左右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人类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科技让物质生活更富足,人文则让精神生活更优渥。 2.人文思想当为科技发展指路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待科技与人文对人类的影响:早期的人类,驾着一叶扁舟在宇宙的浩渺大海上航行,随着时间的流逝,科技的发展让这一叶扁舟渐渐变成了帆船、蒸汽船乃至巨舰航母。但不管船如何更新换代,人类都需要有某种事物能够在这无边的浩渺中指引方向,避开那恐怖的暗礁险流,让我们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好最稳妥的引路航标,就是我们的人文思想。科技让我们在苦海中暂时免于沉沦,而人文让我们有了摆脱苦海的希望。 3.科技发展是手段,人文情怀是归宿 海德格尔说:“生命充满劳绩,但仍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上。”因为生命充满劳绩,所以我们拼命的发展科技,促进生产力的进步,让自己可以慢慢从劳绩中挣脱出来。但不管科技发展到如何高明的地步,也都只是人类生存的手段,当生存不再是难题,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的“生活”,如何让“诗意”充盈人生。人文情怀才是人类要达到的最终归宿。
■高分论点 1.警惕科技崇拜与人文失落 2.科技:善用其利,慎除其弊 3.人文当为科技护航 4.科学求真知,人文尽善美 5.因噎废食,未若两全其美 6.左手科技,右手人文 7.科技的美酒,人文的毒药 8.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 9.科技与人文:劝和不劝离 素材•名言名句 ◆没有科学和艺术,就没有人和人的生活。——列夫·托尔斯泰 ◆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培根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斯宾塞 ◆科学进展是悲喜交集的福音,很少例外。——波普尔 ◆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新人文主义。——乔治·萨顿 ◆我们不能创造一个医学科学遥遥领先于医学伦理,抑或医学科学使我们基本的人道观、公正观及价值观黯然失色的世界。——D·沙拉拉 ◆科学失去道德标准,接着就会丧失认识力量和实践活动,于是科学就变成伪科学。——皮萨尔日夫斯基 素材•热点 基因编辑婴儿挑战科学伦理 2018年11月26日,我国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能天然抵抗艾滋病。她们成为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里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一消息已经发出,却招致国内122位科学家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声明称: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形容…… 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这些不确定性的可遗传的遗传物质改造,一旦作出活人就不可避免的会混入人类的基因池,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没有人能预知。 2019年1月,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发布消息,国家明令禁止进行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对贺建奎及涉事人员和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一得】缺乏人文关怀,罔顾伦理道德,一味追求技术的科学是危险的,只有在人文的护佑下,科学的大门打开的才可能是阿拉丁的神灯,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 素材•经典 爱因斯坦:相对论和小提琴 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在物理的领域拓展着科学的外延,而作为小提琴狂热爱好者的爱因斯坦,又向我们展示了科技与文化、“物质”与“精神”的碰撞。 爱因斯坦的一生,都与小提琴相伴,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抑或是在严肃严谨的学术会议上。他总是一边在头脑中转动着他的科学创造,一边让自己徜徉于音乐的美妙中。又或者在演奏乐曲时,去思考未知领域的科学问题。他的妹妹玛雅回忆说:“在演奏中有时他会突然停下,激动宣布,我找到了它!”这个“它”,不是琴弦上的莫扎特音符,而是物理学科的发现。可以想见,在悠扬琴声中,大科学家犹有神明启示,又似灵感降临,一个个看似枯燥的公式数字以及天书一般的阐释,在完全不搭调的音符涌动中昭示给了世界。科学没有妨碍他对人文的追求,而人文也反过来为科学助力,成就了他的伟大。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