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带我们向前-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信念,带我们向前-读《最后一头战象》有感
N天宁小学404班 韩诤洋 指导老师 金玉婷
暑假里,我又一次拿起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合上书页,它的样子久久留在我的脑海中……
它叫嘎羧,是一头战象。1943年,日寇侵占了缅甸,还想进一步侵占西双版纳,象兵在打洛江畔和日寇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我方八十多头战象全部中弹倒地,只幸存了一头,就是它
。又过了二十六年,嘎羧日渐衰老,似乎是受到了某种感召,它重新披挂上尘封已久的象鞍,和村民告别后离开了村子。但令人惊奇的是,它并没有去象冢,而是来到打洛江畔,找到二十六
年前抗日英雄和日寇浴血搏杀的战场,最后在“百象冢”挖了一个大坑,把自己永远地埋了进去。
这个故事我读了好几遍,每当读到“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臂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我都会热泪盈眶,心里涌起了一阵阵的感动和敬佩。在战场上,它威风
凛凛,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吼声震天,势不可当;在临死前,它缅怀往事,凭吊战场,一双象眼深情凝望,和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们永远相伴,它找到了最好的归宿。
嘎羧的一生是用坚定信念支撑的一生。这让我想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比如钱学森,虽然美国政府为他提供优越的生活,但他一心立志回国报效,经历了种种折磨,他终于回到了祖国的
怀抱,为我国导弹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再比如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为寻找种子,头顶烈日,脚踩烂泥,拿着放大镜在稻田间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经过他不懈的努力,
终于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造福全世界,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再比如我,暑假里,我和妈妈一起骑自行车,那天风挺大,骑到吕冢大桥的上坡路段,顶着风,蹬着车,感觉稍一松劲,车子就要往后退去。真想下车推着走,但我一转念,袁隆平研究
水稻几十年,一点点困难会打败他吗?钱学森一心报效祖国,一点点挫折会难倒他吗?就连嘎羧,只是一头战象,但它也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我眼前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想到这儿,我握
紧自行车把手,把吃奶的劲儿都用到脚上,一步一步向前蹬……当我下坡时,风吹在我的脸上,我的心里更是满满的成就感。看,我用信念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
信念是支持人生的力量,信念是我们心中炽热的艳阳。从嘎羧身上,我读懂了信念。让我们用信念做翅膀,在属于我们的人生战场上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