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正理解并遵守学校纪律
良好的纪律是一个班级发展进步的保障,但是,在大多数中学生眼里,纪律是束缚他们成长的桎梏,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纪律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从而站到了纪律的对立面。即使遵守,也带有一种服从意识,是一种“外来力量导向”的行为,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需求。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弄清楚“纪律”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和哲学动因,他们才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在课堂上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纪律进行深层次的阐释。
纪律是一种契约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讲究原则的,古人将道德伦理当作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现代社会的特征既不是道德伦理导向,也不是宗教宗法导向,而是一种契约导向。契约就是能够体现公共意志的约定俗成的规则。卢梭《社会契约论》认为,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人类才能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
班级纪律也应如此。例如“说话”是一种天然自由,人生下来就牙牙学语,这是人类的天性,但是“自习课不准讲话”就是一种契约自由。这个规定不是外界力量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契约。它是大多数人的需求,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是不能违犯的。如果有人违犯了这个契约,就一定会招致众怒。
纪律是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法国思想家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提出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意识形态是一种时时刻刻规范着你而你却感觉不到的东西,比如影视作品。举个简单的例子,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它无形之中贯穿着家庭和睦、工作认真、社会和谐等社会理念。
国家机器是一种依靠强制甚至暴力手段使人们服从的东西,例如军队、警察、监狱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则介于意识形态和国家机器之间,它既带有约束规范的性质,也带有强制的特点,而纪律正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种表现形式。
纪律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但是纪律一旦产生就必然带有强制的特点。例如“自习课不准讲话”,这条纪律产生于学生之间的约定俗成,是一种体现学生公共意志的东西。它一旦产生,就要求大家去服从、去遵守,任何违反破坏这条纪律的学生都将受到惩罚,学校或者班主任则起着一种监管、监督的作用。有些学生认为,纪律是班主任制定出来用以约束限制学生行为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
纪律的目的在于培养规则意识
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无形中对行为起着支配作用。当今社会,规则无处不在,法律、规章、制度等,都是规则的表现形式。规则很多,但是人们缺少的是一种“规则意识”。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其实也跟“规则意识”的匮乏有关。
再以“自习课不准讲话”为例:对于这条纪律,首先是要具备某种知识,即知道自习课不准讲话;但仅仅知道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行为上遵守“自习课不准讲话”的规定。但“知道容易,做到难”。心里明白与落实到行动上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这就是“意识”。作为教育者,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明白该和不该之间的鲜明界限。
纪律要把学生培养成“秩序中人”
在法国思想家福柯看来,规训和惩罚是使人成为“秩序中人”的两种手段,对一个班级而言,纪律存在的主要目的也是让学生成为“秩序中人”,成为一个靠理性制约的人。在我看来,纪律的存在不会削弱人的主观能动性,相反,它会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文明的诞生就是一个人逐步脱离自然化走向社会化的过程,绝对独立的个体是不存在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生经历就是对“秩序中人”的最好注脚。孙悟空起初自由,被压五行山失去了自由,保护唐僧取经其实也是不自由,标志就是紧箍咒,但是取经成功之后,紧箍咒悄然消失,这就是一个重获自由的标志。而这种自由已经不同于最初的天然自由。孙悟空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有才能的个体只有融入社会规范中,成为“秩序中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脱离了规范,他的价值是无从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只有经过纪律的洗礼,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小结
每次讲完之后,学生都感觉班主任对纪律问题研究得很透彻,知识视野开阔,思维层次较高,他们对纪律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尽管学生还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服从学校的纪律,但是他们会站在社会甚至哲学的高度思考纪律问题,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