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作文成功底蕴揭示(2)
底蕴之三:组材有详略
[点拨]一般说来,支撑这篇小作文的材料有两个:一是小乐想通妈妈的用意,二是小乐洗净鞋子。但组织材料时,这两则村料切不可平分秋色。原材料标题中“只”字就暗示了小乐该想清楚妈妈的用意。如果小乐还未想及以至想通个中原因便去洗鞋,且洗得很干净,就不合情理,也必然不能突出短文中心。因此,组材时的重点之一,便是要详细安排“想”而简略安排“做”,倘若略写甚至不写“想”而大书特书“做”,便“离经叛道”而“越轨”了。我们发现,有的考生在写洗鞋时,只用了“洗鞋””晾干”四个字及相应的省略号,而对想通问题则浓墨重彩,这类作文材料详略便十分明显。另外我们发现,有些短文写洗缝前小乐的心理活动不是十分详细,接下来写洗的文字相对较多,但是在写洗的结果时,“请”出妈妈,写妈妈的“喜”态或妈妈的内心独白,从而点示出妈妈的“苦心”,此类作品亦可谓详略得当且行文灵活。
[例文]“妈,你把一只鞋忘了洗了。” “小乐,那是留给你洗的。…‘啊?我洗?哼!‘大丈夫当扫平天下’,岂在一鞋?“哎呀,又摆男子汉架式了。那我问你,一鞋不洗何以扫天下?连起码的生活能力都没有,将来自己走向社会怎么干一番事业?“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回就听你的。不过,我可是初来乍到头一回,你可得教我。…‘我早就为你想好了。瞧,照着这只鞋认真洗。已一切准备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请吧!”“想得真周到啊!小乐在此谢谢妈妈了”于是,洗鞋,晾干……
[简评]这也是一篇得满分的作文,除了其它优点,本篇组材详略得当,堪称引人注目。值得称道的是小乐洗鞋,文中只用了四个字及一个省略号,而在母子对话即想通问题方面则浓默重彩,如此安排文章的中心可谓明确而且突出。
底蕴之四:衔接应自然
[点拨]补写的文字有时可在篇首,这就要注意能启下文;补写的文字有时可在结尾,这就要注意能承接上文;补写的文字有时可在文中,这就要注意能“瞻前顾后”:“前”能续开头,“后”能接下文。另外,所补写的文字内部也要衔接自然。比如,“想”和“做”之间应该接榫自如;而详写的“想”,如果内部还能细切“层面”,那么也要能连“点”成“线”,则行云流水,衔接自然。
[例文]小乐沉思了许久,然后放下书包,走进卫生间,拿着刷子走了出来。他一手拿着脏鞋,一手操起鞋刷,洗起鞋来。“这鞋怎么这么脏啊!”小乐叹道,“这刷子怎么插不进去呀!”他用力一推,鞋子一滑,掉进水里,溅得满脸污水。他一边用左膀臂擦汗,一边继续洗鞋,似乎比刚才的动作熟练了些,手脚也利索了些。大约半个钟头过后,鞋终于洗得差不多了。看着妈妈洗的那只,再看看自己的这只,小乐笑了。妈妈回来后,看到小乐的“杰作”,开心地笑了。
[简评]这篇作文被评为一类卷(下),得16分。此篇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衔接比较自然。一开头,用“沉思了许久”承接上文,暗示小乐想通了妈妈的用意。接着写小乐洗鞋,其过程写得完整自然,很有层次。当读者要对此篇“想”、“做”安排是否详略倒置产生疑问时,结尾一句用“开心地笑了”含蓄地强调,妈妈的苦心带来了小乐的“杰作”。全篇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前后照应,文气畅通。
底蕴之五:描写能传神
[点拨]有时,所给的材料语言十分简朴,几乎很难找到今人欣赏的描写“因子”(比如’98高考小作文材料就是如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完成的部分就只能平平淡淡。应该说,命题者将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的文字放“淡”一点,这是在为考生降低描写难度。试想,如果所给文字“亮丽”起来,那考生补写的文字能“黯淡”下去吗?阅卷时发现,不少考生或在对话,或在行动,或在心理,或在环境描写等方面给读者“灿烂”的一笔或比比皆是的精彩描写,这就容易令人叹服了。比如,写小乐想问题的神态是”搔了搔头皮”“嘟哝着”;写洗鞋时的情景是“水光刷影,泡沫四飞”等等,这些细节上的描写颇见功力,自然能引人入胜。
[例文]小乐感到疑惑:“怎么,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忘了?不可能!妈妈干什么都是认真的呀。”小乐又搔了搔头皮,嘟哝着:“都是妈妈不好,下午老师要我们穿这双鞋,只洗了一只,可怎么办呢?……还是自己洗吧!”小乐便搬一张小凳坐下,自己洗起来。他平时只见妈妈洗,自己从没动过手,洗衣粉不是放少了,就是放多了,闹了个满头大汗。终于把这只鞋洗好了。这时他发现桌上有张纸条:“妈妈只洗一只鞋,是要考验一下我们的小男子汉。及格了吗?小乐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暗自说:“妈妈,您该放心啦。”
[简评]这篇习作写得生动活泼。描写小乐的“想”时,有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也有神态细节的间接描写;描写小乐的“做”时,用“满头大汗”状写了洗鞋之累,用“嘴角上露出了一丝笑容”描写了事成之喜。另外.从整体上看,语言生动,颇能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