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

关于一节作文素材课的教学设计(3)

作者:范文大全来源:实用范文网 时间:2016-04-15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3、《六国论》(文言文)
  话题:团结合作
  段落: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多吗?
  4、《再别康桥》(现代文)
  话题:可用于某些抒情散文
  段落:“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希望像那徐志摩一样,“悄悄的来”“悄悄的走”,去游览祖国的江河湖海,但是,我要带走各地最灿烂的云彩。
  5、《短歌行》(古诗)
  话题:事物的复杂性、多角度看问题
  段落:原以为曹操是一代奸雄,又以为只是一介武夫,读了他的《短歌行》等诗篇,才知道他的内心世界是极其丰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否也印证了一条真理:人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
  (这样的段落我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因课堂关系仅举五例,不做点评。)
  (六)课堂训练
  (一)写作训练(二选一)
  1、以课文《游褒禅山记》为素材任选话题写一段文字。
  2、以“说话艺术”为话题任选课文作素材写一段文字。
  (二)点评个别学生写的段落(给学生较多的课堂训练时间)
  参考事例1、以课文《游褒禅山记》为素材任选话题写一段文字。
①话题:努力、最好的风景、更上一层楼
  段落:最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成绩,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业的顶峰,不少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白日梦。宋代的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朋友,不要在平地观望了,到“险远”处去寻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吧。
  ②话题:自信、盲从
  段落: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也有过一次令他十分后悔的盲从,他曾与四位朋友去游褒禅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来渐可探得奇景,但有一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尽”,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大家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在生活中,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令人后悔的事吗?
  ③话题:成功的要素:志•力•物
  段落: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我们成功的三大要素。有远大的志向,还得有真才实学,最好还获得某些帮助,或者良好机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就悟出了这个道理:“有志矣……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朋友,你想想,自己主要缺了哪一样?
  参考事例2、以“说话艺术”为话题任选课文作素材写一段文字。
  ①《烛之武退秦师》
  段落:烛之武,一位老头子,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没有非凡的口才,试问如何可以成功?
  ②《邹忌讽齐王纳谏》
  段落:有的人,本来满有道理的,但是对方并不服气,结果闹僵了。究其原因,还有一个说话的艺术问题。齐王纵然再有修养,也好歹是个国君,面子大得很,邹忌要讽他纳谏,也要巧用比喻,结果皆大欢喜,齐王愉快纳谏,国家强大,“战胜于朝廷”。
  ③《触龙说赵太后》
  段落:赵太后因不希望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换取齐国救兵,盛怒之下,发出谁再劝说,“老妇必唾其面”的恶毒话语。在这种情形之下,触龙依然敢于去劝说,而又居然劝说成功,何也?此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比心而已。这种说话的态度,说话的艺术,恰恰是我们经常欠缺的。
  (七)小结与建议
  1、树立运用文本素材的观念,思考总结运用文本素材的方法。
  2、作文中文本例子可详可略,不在多而在精,段落可放在作文的开头、中间、结尾。
  3、把高中1-6册课文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喜爱的文章多读几遍,甚至下功夫感悟朗读背诵。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