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

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读尽千卷诗书,踏破万里征途

作者:范文大全来源:实用范文网 时间:2023-04-13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参加“研学游”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所谓“研学游”,便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让学生接受不同领域教育的一种方式。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读书”,也主张“出户”。他把家乡的书读遍之后,用四匹马驼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俗问民,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顾炎武的经历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研学游”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首先列举当下的社会现象——研学游,然后说明“研学游”的性质——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接着指出“研学游”的价值——让学生接受不同领域教育。再列举顾炎武研学成功,写出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的事例,肯定“研学游”的意义。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宝库,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读书”能增长知识,少走弯路。“出户”能增长阅历,深入体验生活与文化。材料中顾炎武将“读书”与“出户”相结合创作出《日知录》《肇域志》启示我们既要重视“读书”,也要重视“出户”。“研学游”其实也是“读书”与“出户”的结合,因此写作的重点应放在思考如何将“读书”与“出户”相结合,让“研学游”真正地发挥作用。

【审题误区】

1. 只写“游”不写“学”;

2. “游学”属于“实践”,但“实践”未必是“游学”。

【参考立意】

1.在研学旅行中寻得真知;

2.研学让我们更懂得了“知行合一”;

3.研学游,更要“研学优”。

【佳作赏析】:

读尽千卷诗书,踏破万里征途

若非踏遍大好河山,怎有日知之录;若无考察风土人情,岂能著肇域之志。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仅是千卷诗书的内涵,更是踏破雄关万里,实践中的真知。研学游的推动,亦是如此。

研学游的兴起并非全新的教育模式,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已被孔子开拓。回眸过去之华夏,孔圣人率三千弟子游学四方,在学与行的实践中,方出七十二圣,倘若只是照本宣科,空谈仁义礼智而脱离民生根本,他便不能被人奉上教育的无上地位,《论语》之著既是智慧的凝练,亦是用双脚踏出的真理。再望近代之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三代》中有言:“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坚信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纵然胸有文墨,挥毫笔走龙蛇,但若不知行合一,也只是空谈误国,不能实干兴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之言得之。

但伴着研学游的壮大,也有抱传统教育理念的人认为学生就应端坐教室,汲取知识而不是废学业而顾游玩山水,事实如此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如果学生只能坐在一方小小的天地,如果学习只是在书本中寻觅,如果学习只是为了一卷学历,那才是荒废学业。学校只能欣赏“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于文字,品析“北国之春,万里雪飘”的景象于书本,抛弃了实践的追求,只剩下对知识无根源的认同,那该何其可悲!

驰古今,通中外,每一个辉煌都是头脑与汗水的结晶:徐霞客纵游山水,游记后世敬仰;毛主席戎马一生,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余次失败后,才有电灯的光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被荒废了许久,时至今日,它应作为每一位学子的准则,只有走过,方知路远,只有实践,方出真知。学习不应只是封闭的孤岛,只受限于所谓的文字,要知山水并非都壮阔,情感绝非一字了得,只有品过那份盒中的巧克力,才知学习真正的芳甜。

那一条条人字铁路,是詹天佑因地制宜的杰作。

那一个个平凡世界,是路遥亲自考量描绘的愿景。

那一次次伟大飞跃,是今朝中国知行合一的辉煌。

祖国纵有河山万里,终需亲眼所见方知书中诚然。文章纵有才情万丈,也要亲身领会方知其中深意。研学游的推进让中华少了言语上的“巨人”,多了实干兴邦的伟人!读尽千卷诗书,踏破万里征途。不为常识所限,知行合一方能大展青春宏图!


    标签:高考作文

    最新评论列表

    (共有 条评论) 我要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