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2)
那次之后,我的兴趣很快转向了书法。虽说课本里有书法课的内容,可那时候已经习惯使用钢笔了,所以书法课总是跳过去,不教了。王老师看我喜欢写字,作业也很工整,就经常让我出黑板报,还不停地夸赞我。我出黑板报的时候,王老师就站在旁边,欣赏着,夸赞着。我的额头上溢出汗珠了,王老师就会想妈妈一样,一边轻轻地用手帕替我拭去,一边柔柔地说:“慢慢来,不急,咱满满写的字就是漂亮!”听了王老师的夸奖,我浑身是劲儿,字写得更加认真了,黑板报出得更加工整了,有时还不忘在边上画上简单的图案画,修饰一下。记得每次出完黑板报之后,王老师总是带我到她的办公室里,给我洗净手,整整我的衣服,然后轻轻地拥抱我,以示奖赏。那种温暖只能是母亲给儿子的,然而我从王老师的怀里感受到了无数次。
小学生就怕老师鼓励,有一堂自习课,我终生难忘。王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然后宣布:“这次,咱们看谁做完得最早、最工整,谁先完成,谁就可以回家了。”王老师说完话,我就埋头做起了作业,竟忘记了是在学校里、教室里,还以为是在自家院子里,妈妈就在脚跟旁呢。不到半个钟头,两张工工整整的作业我就做完了。刚刚做完,我就骄傲地对王老师说:“妈——我做完了!”忘我的情景中,我竟把王老师当做妈妈了。回到家,我把这情景学给妈妈,妈妈笑了。看着妈妈的笑容,我觉得跟王老师的一样。
我们那时候上小学,还没有固定的学校,就一个班,一会儿在这家,一会儿在那家,所谓的学校、教室,就是人家屋子。我还清楚地记得,好一阵子,我们班就在王老师家里上课。王老师家的庄基地只有两间半宽,他们老家是华阴,迁移到我们村的。那时候,迁移到我们村的华阴人,都被叫做“移民人”,而我们自称“当地人”,大家对“移民人”大多没有好感。所有“移民人”的庄基都很窄,王老师家也不例外。老师家的房子是单边盖,东半边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上完课,王老师带领我们20几个孩子,在狭小的院子里捉蛐蛐捉蟋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唱儿歌。有时,我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搬移一些小瓦块,她的口音中还带着华阴的口语词,她对大家说:“同学们注意呀,别让‘瓦草’扎烂了手!”我们当地人把瓦块叫做“瓦锤”,我一时听不懂,也没多问,看见同学们都在捡拾瓦块,就和大家一样干了起来,手里拿了四五块了,还想再多拿一块,不小心划破了手。王老师赶紧从笸箩里拿来做衣服剩下的破布条,给我包扎,一边包一边轻轻的吹着:“疼不疼?老师轻点,再轻点,好——了!一次不要拿那么多,噢——,听见了么?”包扎完了,王老师又一次轻轻揽我入怀,一股暖流顿时传遍我的周身。
2009年4月18日,我与几位同事到蒲城接受中学高级教师能力测试,安排好住处后,我就火急火燎地赶往王老师家。一边买东西,一边给她老人家打电话。等我们感到王老师家门口时,她早已经在路口等着我了。她矮矮的,身体微胖,一身朴素的衣装,跟我的母亲一模一样。老人家关心地对我说:“工作那么忙,还牵挂我干啥?不过,来了好哇,王老师养的花你一会儿走时带上几颗,听说你已经买了房子,放在房子里赏心悦目,多好哇!不说了,不说了,快进屋,快进屋!”我望着王老师,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搀着她:“今天才来看望您老人家,太迟了!”进了屋子,我一时没认出来老师的女儿,王老师赶紧给我介绍:“这是我女儿,可能比你大,该叫姐姐吧。”王老师让姐姐给我泡茶,递水,又絮絮叨叨地给我介绍家里的住房结构,一会儿又领着我到院子里,给我一一介绍她养的花草,什么铁树,什么霸王玉,什么海棠花,不厌其烦。说着说着就要给我挖上几颗,无论怎么也要让我带回家。我百般解释,我回不到家,只能回到学校,又不懂怎么侍弄这些娇嫩的花草,老人家这才罢休。
临行时,王老师依依不舍地对我说:“有空到蒲城来玩儿,啊——,一定记得,把王老师的花草带回你家!”我坐上车,回头望着王老师,他还在那儿一动不动的站着,就像我母亲一样,久久地望着儿子远去的影子。
掐指算来,距离我到蒲城看望王老师快要两个月了。我一直说要用心记录下王老师对我的拳拳恩情,直到今天,2009年高考的第二天,我才在电脑前坐下来,回忆着您之于我的母爱一般的幸福。
王老师,我的老妈妈,我一定要抽空把你养的花草带回我的身边,我的家里。那些花草是您之于学生的母爱的象征,我一定把它们带回家!
小学生就怕老师鼓励,有一堂自习课,我终生难忘。王老师布置了家庭作业,然后宣布:“这次,咱们看谁做完得最早、最工整,谁先完成,谁就可以回家了。”王老师说完话,我就埋头做起了作业,竟忘记了是在学校里、教室里,还以为是在自家院子里,妈妈就在脚跟旁呢。不到半个钟头,两张工工整整的作业我就做完了。刚刚做完,我就骄傲地对王老师说:“妈——我做完了!”忘我的情景中,我竟把王老师当做妈妈了。回到家,我把这情景学给妈妈,妈妈笑了。看着妈妈的笑容,我觉得跟王老师的一样。
我们那时候上小学,还没有固定的学校,就一个班,一会儿在这家,一会儿在那家,所谓的学校、教室,就是人家屋子。我还清楚地记得,好一阵子,我们班就在王老师家里上课。王老师家的庄基地只有两间半宽,他们老家是华阴,迁移到我们村的。那时候,迁移到我们村的华阴人,都被叫做“移民人”,而我们自称“当地人”,大家对“移民人”大多没有好感。所有“移民人”的庄基都很窄,王老师家也不例外。老师家的房子是单边盖,东半边就是我们上课的地方。上完课,王老师带领我们20几个孩子,在狭小的院子里捉蛐蛐捉蟋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唱儿歌。有时,我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搬移一些小瓦块,她的口音中还带着华阴的口语词,她对大家说:“同学们注意呀,别让‘瓦草’扎烂了手!”我们当地人把瓦块叫做“瓦锤”,我一时听不懂,也没多问,看见同学们都在捡拾瓦块,就和大家一样干了起来,手里拿了四五块了,还想再多拿一块,不小心划破了手。王老师赶紧从笸箩里拿来做衣服剩下的破布条,给我包扎,一边包一边轻轻的吹着:“疼不疼?老师轻点,再轻点,好——了!一次不要拿那么多,噢——,听见了么?”包扎完了,王老师又一次轻轻揽我入怀,一股暖流顿时传遍我的周身。
2009年4月18日,我与几位同事到蒲城接受中学高级教师能力测试,安排好住处后,我就火急火燎地赶往王老师家。一边买东西,一边给她老人家打电话。等我们感到王老师家门口时,她早已经在路口等着我了。她矮矮的,身体微胖,一身朴素的衣装,跟我的母亲一模一样。老人家关心地对我说:“工作那么忙,还牵挂我干啥?不过,来了好哇,王老师养的花你一会儿走时带上几颗,听说你已经买了房子,放在房子里赏心悦目,多好哇!不说了,不说了,快进屋,快进屋!”我望着王老师,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好,就搀着她:“今天才来看望您老人家,太迟了!”进了屋子,我一时没认出来老师的女儿,王老师赶紧给我介绍:“这是我女儿,可能比你大,该叫姐姐吧。”王老师让姐姐给我泡茶,递水,又絮絮叨叨地给我介绍家里的住房结构,一会儿又领着我到院子里,给我一一介绍她养的花草,什么铁树,什么霸王玉,什么海棠花,不厌其烦。说着说着就要给我挖上几颗,无论怎么也要让我带回家。我百般解释,我回不到家,只能回到学校,又不懂怎么侍弄这些娇嫩的花草,老人家这才罢休。
临行时,王老师依依不舍地对我说:“有空到蒲城来玩儿,啊——,一定记得,把王老师的花草带回你家!”我坐上车,回头望着王老师,他还在那儿一动不动的站着,就像我母亲一样,久久地望着儿子远去的影子。
掐指算来,距离我到蒲城看望王老师快要两个月了。我一直说要用心记录下王老师对我的拳拳恩情,直到今天,2009年高考的第二天,我才在电脑前坐下来,回忆着您之于我的母爱一般的幸福。
王老师,我的老妈妈,我一定要抽空把你养的花草带回我的身边,我的家里。那些花草是您之于学生的母爱的象征,我一定把它们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