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范文大全网

跨过“深刻”这道“坎”--高考作文备考最新策略(2)

作者:范文大全来源:实用范文网 时间:2016-04-22 阅读: 字体: 在线投稿

二、指导并训练好学生运用具体的分析方法
(一)选取运用因果思维分析深刻的例段,组织学生做仿写练习
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中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的一种逻辑关系。所以,有人指出“因果乃万物之根由”。客观世界错综复杂,反映客观事物的因果关系也纷繁交织,文章是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因此,在写作中运用因果思维的技巧,有利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从而准确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确定的关于深刻的标准之一是“能够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这表明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因果思维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作文中运用因果思维,就是通过对涉及论题的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由因溯果或由果求因来证明论点。其特点一般是通过对事物结果的各种内容、形式和现象的分析,探究决定事物结果的原因,或推测某种原因将要产生的结果。
出示典型例段:
山之所以青,归功于树木的生长,虽然树木从山上获取大量养份,但为这满山的青翠,高山包容了树木;水之所以活,是因为鱼群在水中嬉戏游弋,虽然鱼群会把水搅浑,但为这水的鲜活,水包容了鱼群。而人类亦是如此,大千世界,不会人人相同,总有你不喜欢的性格,总有你不满意的做法,试着包容别人:对别人无意的伤害给予宽容,对别人偶尔的过激言辞给予理解,对别人不同的观点给予承认,对别人另类的作法给予尊重……这样的包容,自我便会得到一种回报,回报来自他人对你的尊重,亦来自他人对你的包容。(《学会包容》)
组织学生讨论后,让学生做仿写练习。
点拨:运用因果分析法,要在列举事例之后,找出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因果句的形式进行分析说理。写作时应该注意观点、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阐释和表述,用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表述形式常为“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另外,运用因果思维分析问题时,不要主观武断,以免造成论证的似是而非、简单肤浅,要对事物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思索,不能只考虑单一的或表面的原因,而应该根据事物的结果和复杂情况,进行全方位、多方面的深入思考。
仿写参考文段:
正是因为希望之火不熄,楚汉战争中,刘邦才能够不畏失败,屡败屡战,终于统一天下,成就汉室大业;正是因为希望之灯不灭,孙中山才能数遭挫折而不馁,终于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也正因为希望永存心间,陈景润躲进小楼数十年,历经磨难,以自己的行动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铁的事实:中华民族无坚不摧!希望,希望是前进的原动力,是战胜挫折、失败的法宝。(《谈希望》)
点拨:这一段文字用由因溯果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采用了三个因果句进行分析说理,紧紧抓住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加阐释,着重强调原因与结果的必然联系,证明了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本文标题:跨过“深刻”这道“坎”--高考作文备考最新策略(2)
  本文地址:http://www.fanwen.co/gaokao/zhidao/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