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卷-高考作文优秀记叙文选读欣赏及点评
北京卷-高考作文优秀记叙文选读欣赏及点评
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 “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浅笑无痕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频频过客疏离的神色,当纷杂褪去,是否会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她始终是笑着,带着水光,恬淡而落落,像开放的百合。他因她目光闪烁,因她戏改友人的词作,因她流露的若韵。
这一幕邂逅来得玄重,来得猝不及防。然而她不曾启唇,然而他不曾停驻。因为她只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却是名满天下的太守。她不曾挽留,他不也曾相守,因为她的卑微,因为他的身不由己。于是,她只留一抹轻浅的微笑。
这笑来得简单与绝决,这笑来得甘愿,这笑来得义无反顾。也许于她已是足够,爱情本是一个人的感受,付出的本身已是一种收获。她不要重金予赠,她不求相陪长久,只惜那初见时澎湃于心的炽烈与飘荡于眉间的温存。
只是在他的生命里这样的女子太多,只是在他的生命里没有这样的情结。也许于他已是太过,惊艳不过一时兴起,赞誉只是调剂单调的生活。他只是她的过客。
于是,他用几百年前的诗句化她,用那“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惨淡劝她。于是,她落发,带着浅笑长伴青灯,永陪佛影,一世甘愿。因为她是琴操,因为他是苏轼。只那浅笑飘荡于西湖之上,朦胧之歌者与行人。
“细雨温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或而,在他心里,她只是细雨,只是闲花,荡过眼前终不闻不见。她的浅笑不过是喧嚣之中暗藏的一缕宁静,终究换不来只言片语的提及。
时光易逝,西湖之畔到底消逝了多少这般绝决的女子,到底封存了多少美丽的初相见,到底埋葬了多少黯然的寂寞。
当破晓的光晕袪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浅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点评:本文叙写西子湖畔歌女琴操的寂寞悲情,文章不是重复一个现成的故事,而是紧扣文题命意,注入自己的情感参悟,将一段悲情演绎得凄美动人。
不敢言作者亦有如琴操的感情经历,但作者行文时必定将自我幻化于琴操,不然难得如此深切感人。
作者将叙事完全氤氲于抒情悟道中,不事雕琢而尽显文采,让人叹服。
启示:有所谓“饱读诗书气自华”,而这样的美文,必气性才情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