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
今年寒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福建泉州,去看了一座古桥,名叫洛阳桥,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了桥,首先看到的是桥左侧的一座石塔,别看这是一座石雕,却雕得栩栩如生,这座八角形宝塔有五层,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用石头雕刻的那一片又一片的瓦片,在层层瓦片的上面,还有一座塔刹。
走到桥三分之一处有一个休憩处,趴在桥栏向下望,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桥墩都是像筏形一样的分水墩,而在洛阳桥展示馆里,电视中大姐姐们做的实验就说明了这一点:原理是筏形分水墩可以分开水流的冲力,而方形不能做到这一点,会被流水冲塌。
蔡襄建造洛阳桥还有一个传说:他的妈妈在渡洛江时,船翻了,菩萨救了怀孕的蔡襄妈妈,并对她说:“你怀的孩子以后会在这里建一座大桥。”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长大后的蔡襄,后来他就造了这座洛阳桥。而这个传说是我很久以前在一本名叫《中国童话》的书上看到的,没想到能在泉州看见书里说的这座古石桥真切地站在我的面前,我非常激动。
而洛阳桥最精妙之处,莫过于“种蛎固基”了。我很好奇什么是“种蛎固基”呢,我知道中国现代较长的桥梁杭州湾跨海大桥、胶州湾跨海大桥都是用钢筋与混凝土固基的,可是这两样东西在古代全部没有,而如果桥墩不固基呢,桥不用几天就会被海水或者江水冲塌了。后来我在洛阳桥纪念馆和我看见的桥墩中找到了那时候给桥梁固基的答案。蔡襄想了一个好办法:用养牡蛎的方式给桥固基,就是在桥墩下养殖大量的牡蛎,利用牡蛎外壳强有力的附着力,还有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独一无二的。此外,包裹住石头桥墩的牡蛎,还在桥墩表面形成了一层保护层既能防止洪水的直接冲刷,又能减少水流对桥墩的侵蚀,而做到千年而不倒。